11月12日上午,建筑工程学院“水韵建工”学术沙龙第四期在学院B301顺利举行。本期沙龙特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孔凡圣研究员与于志腾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围绕海洋环境噪声与海底地震探测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学术副院长宋杰主持。
孔凡圣研究员以《南海环境噪声分析与季风转换》为题,系统介绍了地脉动作为环境噪声场中能量最强组成部分的科学背景,重点阐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对双频地脉动的影响机制。他结合南海海底与陆地地震仪数据,以及大气与海洋观测资料,论证了海底地震数据在季风早期探测与监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孔凡圣研究员毕业于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长期致力于海底深部动力过程与海洋环境噪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Geology》等高水平期刊。
于志腾研究员作了题为《超慢速扩张加克洋中脊微地震与岩石圈结构》的报告。他从洋中脊作为海洋板块新生区域的地质意义出发,介绍了利用被动源地震探测技术研究洋中脊深部结构的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在慢速大西洋中脊和超慢速加克洋中脊区域的微地震观测成果。于志腾研究员是同济大学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致力于海洋岩石圈结构与深部过程研究。
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就地震噪声的定位、洋中脊深部地震来源等问题与两位研究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期沙龙不仅拓展了学院教师在海洋工程与地球物理交叉领域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与科研机构在相关方向的交流。



